《神女赋》原文
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浦,使玉赋高唐之事。其夜玉寝,梦与神遇。明日以白王,王因幸焉。玉曰:"臣闻神之所为,信不可度;形之所化,固难测矣。愿大王无以为辞,谨再拜。"王曰:"试为寡人赋之。"玉再拜而歌曰:
夫何神女之姣丽兮,含阴阳之渥饰。
被华藻之可好兮,若翡翠之奋翼。
其象无双,其美无极;
毛嫱鄣袂,不足程序;
西施掩面,比之无色。
近之既妖,远之有望,
骨法多奇,应君之相。
视之无似,察之若声。
意似近之,忽焉忘情。
其志无终极,时不可再得。
愿寄言于浮云兮,随风而徘徊。
悲莫悲兮生别离,乐莫乐兮新相知。
愿轻躯以骋心兮,抗微命于江湖。
虽流波之泱泱,岂吾志之所图?
目欲其颜,心顾其义;
扬诗守礼,终不过差。
故解佩纕以结誓兮,庶斯言之不渝。
《神女赋》白话译文
从前,楚襄王和宋玉在云梦泽游玩,让宋玉讲述关于高唐的事情。那晚,宋玉睡觉时梦见自己遇到了一位神女。第二天,他把这件事告诉了楚襄王,于是楚襄王也前往那里。宋玉说:“我听说神的行为是无法想象的,形态的变化也是难以预测的。希望大王不要因此感到困扰。”楚襄王说:“试着为我写一篇赋吧。”宋玉恭敬地行礼并唱道:
那神女是多么美丽啊,她拥有天地间的精华装饰。她身披华丽的衣裳,就像翠鸟展开翅膀一样动人。她的形象独一无二,美丽无比;即使是毛嫱遮住衣袖,也无法与她相比;西施掩面,也会显得黯然失色。接近她时觉得她是如此迷人,远离她时又让人念念不忘。她的姿态奇特,仿佛是为了迎合君主的模样。看她时似乎没有相似之处,细听却又好像有声音传来。心里觉得她就在身边,忽然间却又忘记了这种感觉。她的意志没有尽头,时光一去不复返。愿托言于飘动的云彩,随风飘荡。悲伤莫过于生离死别,快乐莫过于初识新友。愿意用轻盈的身体来追逐心灵的愿望,在江湖中保全微小的生命。尽管水流浩荡,但这并不是我的愿望所在。眼睛渴望看到她的面容,心中却牢记礼仪;诵读诗歌遵守规矩,最终不会偏离正道。因此解开佩带作为誓言,希望这些话永远不会改变。
《神女赋》解读
《神女赋》是战国时期楚国文学家宋玉所作的一篇赋,描述了一位理想的女性形象——神女,并通过这个形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理想爱情的追求。文章采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,描绘了神女超凡脱俗的美貌和气质,同时反映了作者对于道德规范和个人情感之间平衡的思考。通过对神女形象的细致刻画,宋玉不仅展现了个人的艺术才华,还传达了当时社会文化背景下人们对美的追求和精神世界的探索。此外,《神女赋》中蕴含的对命运无奈的感慨,特别是关于人神之间的界限,暗示了人类面对理想时的无力感和对现实生活的深刻反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