剧谈录,二卷,42条。记述的中晚唐故事,都是作者亲所闻见。作者生活在唐末大动乱的年代,所以其中常常发表议论,抒写感慨,寄托讽世之意。篇中文字雅洁,鲜有“雕丽之词”,但描写传神,形象生动,多有可观处。 康輧,字驾言。池州贵池(今属安徽)人。咸通中始举进士,乾符五年(878)登第。六年复登博学宏词科,授崇文馆校书郎。广明元年(880)黄巢入长安,归隐贵池近二十年。光化初(898)入宣州节度使田頵幕,为之画策御寇,田待为上客。后荐为吏部员外郎,迁中书舍人。有文集《九笔杂编》,已佚。
2.53 万字
本书有前卷20卷,续集10卷。本书的性质,据作者自序,“固役不耻者,抑志怪小说之书也”。不过就内容而言,远远超出了志怪的题材。这部著作,内容繁杂,有自然现象、文籍典故、社会民情、地产资源、草木虫鱼、方技医药、佛家故事、中外文化、物产交流等等,可以说五花八门,包罗万象,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。 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称:“其书多诡怪不经之谈,荒渺无稽之物。而遗文秘籍,亦往往错出其中。故论者虽病其浮夸,而不能不相征引,自唐以来,推为小说之翘楚。” 段成式(803~863),字柯古。临淄(今山东淄博东北)人。父文昌,官至宰相。段成式以荫入官,为秘书省校书郎,累迁至吉州刺史,终太常少卿。所著以笔记小说集《酉阳杂俎》最著名。又与李商隐、温庭筠均长于以四六体写章奏等公文,因三人排行均为第十六,时号“三十六体”。也能诗,但无甚特色。《新唐书·艺文志》著录段成式《庐陵官下记》2卷,已佚,《说郛》辑得佚文60余则。《全唐文》收其文16篇,《全唐诗》存其诗1卷及联句多篇。
13.59 万字
《梦溪笔谈》二十六卷、《补笔谈》三卷、《续笔谈》十一篇,分十七门,分类记事,一事一条,共六百多条,遍及天文、数学、物理、化学、地学、生物以及冶金、机械、营造、造纸技术等各个方面,内容十分广泛、丰富,是中国科学史的重要著作。《梦溪笔谈》中所记述的许多科学成就均达到了当时世界的最高水平。英国著名科学史专家李约瑟称《梦溪笔谈》是“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”。 沈括(1031~1095年),字存中,号梦溪丈人,北宋浙江杭州钱塘县人。一岁时南迁至福建的武夷山、建阳一带,后隐居于福建的尤溪一带。仁宗嘉祐八年进士。神宗时参与王安石变法运动。熙宁五年提举司天监,次年赴两浙考察水利、差役。熙宁八年出使辽国,驳斥辽的争地要求。次年任翰林学士,权三司使,整顿陕西盐政。后知延州,加强对西夏的防御。元丰五年以宋军于永乐城之战中为西夏所败,连累被贬。晚年在镇江梦溪园撰写了《梦溪笔谈》。
12.88 万字
明皇杂录,《墨海金壶》本,二卷,补遗一卷。记载唐玄宗一朝之异闻琐事,偶亦兼及肃、代二朝史实。内容涉及颇丰,文字生动,颇具史料价值,足以了解当时的社会风貌与习尚。 郑处诲,字延美,唐宰相郑余庆之孙,太和八(834)年进士,于大中九(855)年任校书郎时,写成本书。作者认为《次柳氏旧闻》叙事未详,故有此作。
1.26 万字
《呻吟语》是明代晚期著名学者吕坤(1536—1618)所著的语录体、箴言体的小品文集,刊刻于1593(明万历二十一年),时吕坤在山西太原任巡抚。本书谈哲理、抨时弊、探求人生、思考宇宙,不失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宝库中的一枝奇葩。 《呻吟语》是吕坤积三十年心血写成的著述,他在原序中称:“呻吟,病声也,呻吟语,病时疾痛语也。”故以“呻吟语”命名。全书共分六卷,前三卷为内篇;后三卷为外篇,一共有大约数百则含意深刻、富有哲理的语录笔记。 《呻吟语》是吕坤的代表作,该书立足儒学,积极用世,关乎治国修身,处事应物,言简意赅,洞彻精微,影响很大。尹会一称其:“推堪人情物理,研辨内外公私,痛切之至,令人当下猛省,奚啻砭骨之神针,苦口之良剂”。申涵光称:“不可不常看。”有现代学者誉其为:“古今罕见的修身持家治国平天下的指南性书籍”。
16.66 万字
本书记载当时之奇人异事、鬼狐神仙。文笔质朴无华,叙事简明详练,书中故事曲折离奇,卷一《明武宗遗事》之正德微服遇李凤姐事,尤为戏曲家所乐道之。本书为与《聊斋志异》、《阅微草堂笔记》鼎足而立的明清三大笔记小说。
8.99 万字
三水小牍,又名《山水小牍》。《云自在龛丛书》本,二卷。记载晚唐的异闻轶事。著名的篇章如《飞烟传》,故事悲惨动人,曾独立单行。其它如《王知古》从一个侧面描写藩镇武将张直方的骄横残暴;《却要》写女奴的机智泼辣和贵家子弟的荒淫无耻;《鱼玄机》写女道士鱼玄机的凶悍狂暴,人物颇具个性。 作者生当唐末黄巢之乱前,书中内容不少为亲历、亲见、亲闻之事,一部分虽有神怪色彩,但对研究晚唐社会问题颇具参考价值。文中偶尔穿插诗歌骈语,文辞华丽,在晚唐小说中较有特色。 皇甫枚,一作皇甫牧,字遵美,唐晚期安定郡(今甘肃泾川)三水县(今宁夏同心县)人。祖籍安定郡朝那县(今宁夏彭阳县古城镇),生卒年均不详,约唐僖宗广明中前后在世(五代初的公元841年到911年在世),七十岁左右去世。曾于懿宗、僖宗两朝任官。后梁开平四(庚午,910)年旅居汾、晋,写作此书。《太平广记》还引有他的《玉匣记》一篇。
1.96 万字
唐阙史,又名《阙史》,《知不足斋丛书》本。二卷五十二条。 唐代笔记。据作者自序,本书成于僖宗中和四(884)年,乃多年积累的记述编次而成。主要记载唐代的遗闻轶事,过半为神怪奇异之谈,文字艰涩,体近传奇。一些故事尚有史料价值,例如《杜舍人牧湖州》条,为杜牧寻春故事的最早记载;《李可及戏三教》条,是重要的戏剧史料。 本书在《新唐书·艺文志》著录为三卷,但在长期流传中,篇目残缺,今本当为后人所重编。一些后代小说家的著作里,均引有不见于今本的佚文。《太平广记》引文与今本差异很大,似出别本。 高彦休(854~?),自号参寥子,籍贯不详。大中八年(854)生,乾符元(874)年应举,中和年间,曾在淮南节度使高骈手下任职,官衔为摄盐铁巡官、朝议郎、守京兆府咸阳县尉、柱国等。
2.23 万字
豆棚闲话,康熙写刻本。十二卷十二则。题“圣水艾衲居士编”,作者真实姓名不详。本书将十二则内容不相属的短篇小说,藉由人们在豆棚下乘凉时轮流说故事为枢纽,有机地串接在一起,结构别具一格。
8.75 万字
李复言,生卒年均不详。太和四年(830),游巴蜀,与进士沈田,会于蓬州。田因话奇事。遂续牛僧孺玄怪录,为续玄怪录五卷(新唐书艺文志,一作十卷),所记皆太和间之异闻佚事。据北宋钱易《南部新书》甲卷载,开成五年(840)李景让知贡举,复言以《纂异》纳省卷,结果以“事非经济,动涉虚妄”被黜罢举。 《纂异》大概全称《纂异录》,亦即《续玄怪录》,又题《续幽怪录》、《搜古异录》,原书十卷。从本书记述来看,本书约作于太和至开成间,李谅生前曾预其撰书之事,多为提供素材。意者初名《纂异录》,开成五年应举以之纳省卷失败后再事增补,增入会昌、大中事,改名《续玄怪录》,以示仰慕牛僧孺《玄怪录》之意。 原书已经散佚,今存四卷本,乃南宋重编本,有南宋刻本和明抄本。四卷本共二十三事,不全,据《太平广记》尚可补六事。而《玄怪录》之《张老》、《尼妙寂》、《王国良》、《叶氏妇》四事应属本书而误编入牛书,又《党氏女》、《张宠奴》、《吴全素》、《崔环》、《齐饶州》五事极可能亦属本书,然则似可再补九事,都三十八事。 据《郡斋读书志》称,原书“分仙术、感应三门”,脱去一门名目,不详为何。从今存文字看,除仙术、感应之事外,尚有冥鬼变化等其他怪异题材,比较丰富。作为《玄怪录》续书,在故事生动、构思奇巧,描写细致等方面较为接近,但风格和《玄怪录》以兴趣为旨不同。
2.52 万字
玄怪录,唐传奇小说集,四卷,辑佚一卷,58篇,牛僧孺编撰。原十卷,宋代因避赵匡胤始祖玄朗之讳,改名《幽怪录》。鲁迅在《中国小说史略》中说:“选传奇之文,荟萃为一集者,在唐代多有,而煊赫莫如《玄怪录》。” 牛僧孺(780~848),字思黯,安定鹑觚(今甘肃灵台)人。元和三年(808)应贤良方正科对策第一。累官至户部侍郎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。开成三年(838)拜左仆射。会昌二年(842)贬循州员外长史。大中元年(847)召还,为太子少师。他是中唐以后“牛李党争”中牛党的领袖。牛僧孺工于文笔,当时有“太牢笔,少牢口”之称(太牢指牛僧孺,少牢指杨虞卿)可惜牛氏文集不传于后,《全唐文》仅辑其文1卷,19篇;《全唐诗》辑其遗诗4首。
5.49 万字
此书记载隋唐两代朝野佚闻,尤多武后朝事闻,对武则天时期的朝政颇多讥评,有的为《资治通鉴》所取材。其中亦多怪诞不经的传说。今本已非原书。张鷟死于玄宗开元年间,书中有若干条记载开元以后事,当系后人所纂入。 张鷟(约660—740),字文成,自号浮休子,深州陆泽(今河北深县)人。他于高宗李治调露年登进士第,当时著名文人蹇味道读了他的试卷,叹为"天下无双",被任为岐王府参军。此后又应"下笔成章"、"才高位下"、"词标文苑"等八科考试,每次都列人甲等。调为长安县尉,又升为鸿胪丞。其间参加四次书判考选,所拟的判辞都被评为第一名,当时有名的文章高手、水部员外郎贠半千称他有如成色最好的青铜钱,万选万中,他因此在士林中赢得了"青钱学士"的雅称。武后时,擢任御史。
5.95 万字
洛阳伽蓝记,简称《伽蓝记》,五卷,分城内、城东、城西、城南、城北叙述,对寺院的缘起变迁、庙宇的建制规模及与之有关的名人轶事、奇谈异闻都有详细记载。其文体,接近骈俪,但不流于浮靡雕琢,与郦道元《水经注》被认为是北朝文学的双璧。 杨衒之,北平人,约卒于北齐文宣帝天保中。初仕魏,魏末为抚军府司马。历秘书监,出为期城太守。魏都洛阳之佛寺,甲于天下。永熙之乱,城郭为墟。衒之行役洛阳,感念兴废,因抚拾旧闻,追叙故绩,作《洛阳伽蓝记》,成书于公元547年(东魏武定五年)。 《洛阳伽蓝记》再现了北魏都城洛阳四十年间的政治大事、中外交通、人物传记、市井景象、民间习俗、传说轶闻,内容相当丰富,书中亦有不少志怪故事,如“法云寺”条中所载之田僧超吹茄、刘白堕酿酒、孙岩娶狐女等。
3.44 万字
《大唐西域记》又称《西域记》,是由唐代玄奘口述、辩机编撰的地理史籍,成书于唐贞观二十年(646 年)。 《大唐西域记》记载的是玄奘从长安(今西安)出发西行亲身游历西域的所见所闻,其中包括有两百多个国家和城邦,还有许多不同的民族。书中对西域各国,各民族生活方式、建筑、婚姻、丧葬、宗教信仰、沐浴与治疗疾病和音乐舞蹈方面的记载,从不同层面、不同角度、不同深度反映了西域的风土民俗。
12.09 万字
《封氏闻见记》全书十卷,史料价值颇高,《提要》谓:“唐人小说多涉荒怪,此书独语必徵实。前六卷多陈掌故,七、八两卷多记古迹及杂论,均足以资考证,末二卷则全载当时士大夫轶事,嘉言善行居多,惟末附谐语数条而已。”实甚允当。全书编排也极有条理,凡一百门,皆两字为题,如道教、儒教、文字、贡举等等。所涉及范围很广,既有科举、铨选等政治制度,又有壁记、烧尾等官场习俗,也有婚仪、服饰、饮食、打球、拔河、绳技等社会生活,此外还有碑碣、羊虎、纸钱、石鼓等名物的讲说,缘此常为研究唐代文化之所取材。 封演,蓚人。唐天宝中为太学生,大历中官邢州刺史,贞元中历检校尚书吏部郎中兼御史中丞。另著有《古今年号录》一卷,《钱谱》一卷,《元正占书》一卷。
2.97 万字
《大唐新语》又名《唐新语》、《大唐世说新语》、《唐世说新语》、《世说》、《大唐新话》等,是唐代刘肃编撰的一部笔记小说集。作品中记载唐代历史人物的言行故事,起自唐初,迄于大历。
8.16 万字
《幽冥录》,亦作《幽明录》、《幽冥记》,南朝宋宗室刘义庆集门客所撰志怪小说集,30卷,原书已散佚。鲁迅《古小说钩沉》中辑得二百六十五则。《周易·系辞》“是故知幽明之故。”注称“幽明,有形无形之象。”书中所记鬼神灵怪之事,变幻无常,合于此意,故取此名。书中有不少故事与《列异传》﹑《搜神记》﹑《搜神后记》相同。 刘义庆(403-444),彭城人,宋宗室,袭封临川王赠任荆州刺史等官职,在政8年,政绩颇佳。后任江州刺史,到任一年,因同情贬官王义康而触怒文帝,责调回京,改任南京州刺史、都督加开府仪同三司。不久,以病告退,元嘉21年死于建康(今南京)。刘义庆自幼才华出众,爱好文学。以《世说新语》闻名。
2.42 万字
《河东记》三卷,唐薛渔思撰。原书不传,辑本有《绀珠集》本、《说郛》本(1卷)。 薛渔思,生平不详,书中不少故事发生在唐文宗大和(827-835)年间,故知此书当写成于大和之后。 此书内容虽然以谲异怪诞为特点,但与那些单纯宣扬物妖神怪的志怪小说不同,而常常是通过神异故事曲折地反映现实生活,体现了唐代有意为小说的特征。
2.44 万字
西晋太康二年(281年)汲郡人不凖盗发魏襄王墓,墓中出土了大量竹书。经荀勖、卫恒、束晳等人整理成《汲冢书》七十五篇。其中《穆天子传》五卷。今本将《周穆王美人盛姬死事》并入《穆天子传》,为第六卷。 详细记载周穆王在位时率师南征北战的盛况,也记述了周穆王得赤骥、盗骊、白义、逾轮、山子、渠黄、骅骝、绿耳八骏,御者造父,伯夭作向导,在十三年至十七年进行了一次西征昆仑山的远行,越过漳水,行程九万里,以观四荒,北绝流沙,见到西王母,又驱驰阴山、蒙古高原、塔里木盆地、葱岭等地。
0.84 万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