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谟受此惊恐,卧病数日。病愈之后,方欲起身,适有旧日相知的京官皇甫政,新任越州刺史,团赴任途次,偶来山寺借宿,遇见了李谟,各叙寒暄,问李谟:“将欲何往?”
李谟道:“将欲西行,追随大驾。”
皇甫政道:“近日西边一路,兵马充斥,岂可冒险而行;不如且同我到越州暂住,俟稍平定,西行未迟。”
李谟应诺,遂别了寺僧,随着皇甫政迤逦来至越州,即寓居于刺史署中。那越州有个镜湖,是名胜之处,皇甫政公事之暇,常与李谟到彼观览。李谟道:“湖光可人,尤宜月夜。”
皇甫政点头道:“我亦正欲为月夜泛湖之游。”
乃于月明之夜,具酒肴于舟中,约集僚友,同了李谟泛湖饮宴。但见月光如水,水光映月,放舟中流,如游空际,正合着苏东坡《赤壁赋》中两句,道是:
桂棹兮兰桨,击空明兮泝流光。
众官饮酒至半酣,都要听李谟的妙笛。说道:“昔年勤政楼头一曲笛音,止住了千万人的喧哗,天下传闻绝技。今夕幸得相叙,切勿吝教。”
皇甫政笑道:“李君所用之笛,我已携带在此了。”
众官都喜道:“可知妙哩!”
李谟谦逊了一回,取出笛儿吹将起来,其声音之妙,真足以恰情悦耳,听者无不啧啧称叹。一曲方终,只见前面有扁舟一叶,一童子鼓掉而行,船上立着一个老翁,口中高声的叫道:“大好笛音,肯容我登舟一听否?”
众人于月下视之,见他:
数髯瑟瑟,一貌堂堂。野服葛巾,绝似仙家妆束;开襟挥麈,更饶名士风流。果然顾盼非凡,真乃笑谈不俗。
众官看了,知其非常人,不敢轻忽,即请过大船中,以礼相见。老翁道:“山野之人,多有唐突,幸勿见罪。”
众官揖之就坐,那老翁道:“偶游月下,忽闻笛声甚佳,故冒昧至此,欲有所陈。”
李谟道:“拙技不足污耳,承翁丈闻声而来,定是知音,正欲请教大方。”
老翁道:“顷所吹者,乃紫云回曲也,此调出自天宫,今尊官已悉得其妙,但婉转之际,未免微涉番调,何也?”
李谟惊叹道:“翁丈真精于音律者,仆初学笛时所从之师,实系番人。”
老翁道:“笛者涤也,所以涤邪秽而归之于雅正也,岂可杂以番调邪!宜尽脱去为妙。”
李谟拱手道:“谨受教。”
老翁道:“尊官所吹之笛,是平日惯用的么?”
李谟道:“此笛乃紫纹云梦竹所造,出自上赐,正是平时用熟的。”
老翁道:“紫纹竹生在云梦之南,于每年七月望前生,但今年七月望前生,必须于明年七月望前伐,若过期而伐,则其音窒;先期而伐,则其音福适间细听笛音,颇有轻浮之意,当是先期而伐者。但可吹和平繁縻之音调,若吹金石清壮之调,笛管必将碎裂。”
众官听了,都未肯信,李谟口虽唯唯,也还半信半疑。老翁道:“公等如不信,老朽请一试之。”
说罢,便取过李谟所吹的笛儿,吹起一曲金石调来,果然其声清壮,可以舞潜故而泣嫠妇。李谟与众官都听得呆了。及吹至入破之时,众人正听得好,忽地刮刺一声,笛儿裂作两半,众方惊叹信服。老翁笑道:“损坏佳笛,如之奈何?老朽偶带得二笛在此,当以其一奉偿。”
遂向衣裾中取出二笛,一极长,一稍短,乃以短者送李谟道:“便请试吹。”
李谟接过来,略一吹弄,果然应手应口,迥非他笛可比,心中欢喜,再三称谢。皇甫政笑道:“从来说宝剑赠与烈士,红粉寄与佳人。老丈既以敝友为知音,何不并将那一枝惠赐之?”
老翁道:“非敢吝惜,其实那一笛,非人间所可吹者;即使相赠,亦未必能吹。”
李谟道:“小子愿一试之。”
老翁便把那笛递过来,李谟吹之再四,都不入调,且亦不甚响亮。老翁道:“此非人间笛,固未易吹也。”
李谟道:“此笛量非老丈不能吹,必求赐教。”
老翁摇头道:“人间吹不得。”
李谟道:“人间吹了便怎么?”
老翁笑道:“尊官前日山谷中所吹,不过是人间之首,尚有虎妖闻声而至;今于湖中吹动那一笛,岂不大惊蛟龙乎?”
众人闻言,都道:“不信有这等事。”
老翁道:“诸公如必欲吹,老朽试略吹之;倘有变动,幸勿惊讶。”
于是取过那笛来,信口一吹,其声震耳,树头宿鸟俱惊飞叫噪;到五六声之后,只见月色惨黯,大风顿作,湖水鼓浪,巨鱼腾跃,举舟之人大骇,都道:“莫吹罢!莫吹罢!”
老翁呵呵大笑,收过了笛,起身告别,众人挽留不住。李谟道:“还不曾拜问尊姓大名。”
老翁笑道:“前宵于空中喝退虎妖者即我也,不须更问姓名。”
言讫,耸身跃入小舟,童子鼓掉如飞,顷刻不见。众人又惊又喜,都赞叹李谟妙笛,能使仙翁来降。正是:
笛既能致虎,亦复可遇仙。虎团畏仙去,仙还把笛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