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之大化者,乃与无形俱生。反以观往,复以验来;反以知古,复以知今;反以知彼,复以知此。动静虚实之理不合于今,反古而求之。事有反而得复者,圣人之意也,不可不察。
人言者,动也。己默者,静也。因其言,听其辞。言有不合者,反而求之,其应必出。
言有象,事有比;其有象比,以观其次。
象者,象其事。比者,比其辞也。以无形求有声。其钓语合事,得人实也。其犹张□纲而取兽也。多张其会而司之,道合其事,彼自出之,此钓人之纲也。常持其纲驱之。
己反往,彼复来,言有象比,因而定基,重之、袭之、反之、复之,万事不失其辞。圣人所愚智,事皆不疑。
故善反者,乃变鬼神以得其情。其变当也,而牧之审也。牧之不审,得情不明。得情不明,定基不审。变象比必有反辞以远听之。欲闻其声,反默;欲张,反敛;欲高,反下;欲取,反与。欲开情者,象而比之,以牧其辞。同声相呼,实理同归。或因此,或因彼,或以事上,或以牧下。此听真伪,知同异,得其情诈也。动作言默,与此出入;喜怒由此以见其式;皆以先定为之法则。以反求复,观其所托,故用此者。
己欲平静以听其辞,观其事、论万物、别雄雌。虽非其事,见微知类。若探人而居其内,量其能,射其意;符应不失,如□蛇之所指,若弈之引矢;故知之始己,自知而后知人也。其相知也,若比目之鱼;其见形也,若光之与影;其察言也不失,若磁石之取铁;若舌之取燔骨。其与人也微,其见情也疾;如阴与阳,如圆与方。未见形,圆以道之;既见形,方以事之。进退左右,以是司之。己不先定,牧人不正,是用不巧,是谓忘情失道。己审先定以牧人,策而无形容,莫见其门,是谓天神。
【注释】
1、反应:反,通“返”;应,应和。反应,在这里指从对方反回的信息。
2、古之大化者:化,教化指导。大化者是指圣人。
3、反以观往,复以验来:反和复都是返回、重复的意思。追溯过去的事情,经验,再回首察验未来。
4、动静:指移动与静止,“动”与“静”是相对而言的。
5、虚实:真伪的意思。
6、来今:未来与现在。
7、反而得复:调查过去,反复研究现在与将来的对策,以便掌握其中的道理。
8、圣人之意也,不可不察:察,仔细观察研究,此句是说对圣人的见解不可不悉心研究思考。
9、辞:言词。
10、言有不合:所说的话不合理。
11、应:答应。
12、象比:象,法象、仿效形象和原形。比:比较。指按照形象进行比较。
13、钓语:像钓鱼投饵一样,在发言时给对方以诱饵,以便引出对方的话头。
14、张网:是捕兔子等野兽的网。网是捕鱼等水产品的网。
15、会:会合,聚会。
16、其言无比:比,可比的规范。指言辞无可比较。
17、乃为之变:于是就为此改变方向。
18、牧之:在此与“察”同义。就是进行调查加以阐明。
19、愚智:愚者和智者。
20、鬼神:鬼,隐密不测。鬼神是指死者的灵魂和山川的神明。
21、敛:收敛。
22、开情:情,感情、情绪。这里是说敞开心灵的大门。
23、象而比之,以牧其辞:象,模仿。比,类比。用象比的方法把握对方的言辞。
24、或因此或因彼:因,原因。此,这里。彼,那里。或这个原因,或那个原因。
25、或以事上,或以牧下:事,侍奉。牧,统治人民。全句的意思是说或用来侍奉君主,或用来观察民情。
26、情诈:真情和虚伪。
27、式:定式,模式。
28、观其所托:托,寄托。观察其所寄托之处。
29、见微知类:微,微小。类,种类。根据轻微征兆探索有关联的重大事物。
30、探:侦察,打听。
31、射其意:此处指如弓之发矢,准确猜中对方意图。
32、符应:验合符契。
33、蛇:意指飞龙。
34、羿:神话传说中的神射手。
35、知之始已,自知而后知人:想要知道他人,就必须先从了解自已开始;了解自己以后才能知人。
36、比目之鱼:只有一只眼睛的鱼,经常是两鱼协同并游。
37、燔骨:燃烧骨头上所带的肉。
38、牧人不正:牧,统驭。统驭人,但不能整齐。
39、形容:形态、形象、容貌。